找到相关内容4053篇,用时7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实正观事物的真相

    自性(实体)。苦──第二个特征──则只能是有情生命的经验。  佛陀教示我们,唯有体悟上述三法印,生命的真相才能正确。这种不仅仅是逻辑的,而且必得经由我们自己的经验实证。作为佛教中最终解脱要素的...去观照三法印,我们必能在日常生活中或精神的修练上带来巨大的利益。  就世俗层次言,对无常、苦、无我的清晰了解,将使我们对生命持著一种较稳健的见解。在超世俗的精神追求中,三法印的更是不可缺少的;透过...

    Nyanaponika Thera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847147.html
  • 《圆觉经·清净慧章》别记

    第六章,清净慧菩萨问法,世尊开示四种浅深证道之相。复说:“居一切时不起妄念,于诸妄心亦不息灭。住妄想境,不加;于无,不辨真实……”凡三十二字,作四句读。  古今诸师,各申妙解;今为同志宣扬,...则依根所发之识必无我执,是名妙观察智。   何须息灭?如永嘉答六祖云:“分别亦非意”,深契六祖之道也。第三句住妄想境,前五识也。五根对境而有五识,唯是现量,因有同时意识为缘,则成比量而现量隐,故名加...

    杨仁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2053276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悟后的人,在其本人是何等境界?如何处世?

    菩萨及末世众生,居一切时不起妄念,于诸妄心亦不息灭,住妄想境不加,于无不辩真实。”他们的达人境界,如古人云:“佛性戒珠心地印,雾露云霞体上衣。”&ldquo...  北京拈花寺全朗   问:悟后的人,在其本人是何等境界?如何处世?   月溪禅师答:见性的人,自性之中,本无生死可,无佛法可修,修与不修是两头话,但随缘度日,有缘说法度众生,无缘随便,如古人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520711002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持诵经咒的秘诀是什么?

    印光法师答:持诵经咒,贵在至诚。纵绝不知义,若能竭诚尽敬,虔恳受持。久而久之,自然业消智朗,障尽心明。尚能直达佛意,何况文字训诂与其意致。否则纵能,由不至诚,只成凡夫情见,卜度思量而已。经之真...愿阅者咸知此意,则既已经义,于持诵时,仍复不生分别。如对圣容,亲聆圆音,无一念之可得。则其利益,殆非笔舌所能形容,此持诵之秘诀也。普愿同人,勿忽此语,则幸甚幸甚。(三编卷三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序) 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诚敬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10/10034530842.html
  • 应慈法师谈学佛者应如何面对逆顺二缘

    应该正确地面对它,喜悦地面对它,因为我受一个就少一个,我受一个就能体验到善恶报应真实不虚,我就能逾越一个善恶果报,我们就能善恶果报无有自性,从逆缘中学到了智慧,学到出离。   所以说莫畏惧逆缘...故?众生无有承担恶缘的心愿,所以凶事一来就逃之夭夭,就怨天恨地,那就增加新的恶缘,新的恶缘的机又成熟。   这主要是没有一个清晰、慈悲、智慧的愿望,因为智慧不染,慈悲自性之来源、苦难之来源,...

    应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3380780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真正的一门深入?

    请问什么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?我也想修行念佛禅,但看到修念佛禅要读金刚经,抄僧伽吒经,还有仁王经,楞严经等那么多经典。学这么多,是不是就不是一门深入啊? 答:首先要“山河大地...知甚深般若,做不到“山河大地、三身四智皆是自性化现,皆自作相,故不思议”,自己无明很重,就需要先去诵1080遍金刚经,同时需要去学习仁王经和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。 如果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07263987710.html
  • 心念处(cittanupassana)

      心念处(cittanupassana)  开示修行受念处的九种方法之后,佛陀接着解释修行心念处的十六种方法如下:  「再者,诸比丘,比丘如何安住于观心为心呢?  在此,诸比丘,比丘有贪欲的心为有贪欲的心,没有贪欲的心为没有贪欲的心;有瞋恨的心为有瞋恨的心,没有瞋恨的心为没有瞋恨的心;有愚痴的心为有愚痴的心,没有愚痴的心为没有愚痴的心;收缩的心为收缩的心,散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749348.html
  • 你知道佛陀的七种第一义么?

    ,非如六识之于六尘之中广作分别,故曰无分别慧。禅宗六祖说:“真如起念,非眼耳鼻舌能”,即是此意。《维摩诘经》云:“善能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”“是菩提,众生心行故”,都是此意。《金刚三昧经》云:“无分别中能广分别”还是此意。此慧境界,非是六尘相应境,若错将空明觉知心认为空性心者,则必不能知晓佛说“慧境界”之理。慧境界即是七种性自性之次――性自性。第八识前七识之心行,于应流注七识种时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430488069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57)

    、破蓝色之比喻。 未一、破灯火之比喻: 若谓如灯火,如实明自身。 灯火非所明,其无暗蔽故。 昨天破唯识宗的“自心自心”,今天他们又以两个比喻,试图建立这个观点合情合理。 首先是唯识宗的第一个比喻:犹如灯火既能遣除黑暗,又能照亮自己,心识同样也能他法(他证)和自己(自证)。 (本品用灯火和蓝色的比喻,在《入中论》中,唯识宗还有梦境、不净观等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0192424448.html
  • 法尊法师论归依

    马,更不是由何种有力的真神度回天国,实是随各人业力的善恶,流转六道而已。这样认识,已超过无因和邪因的恶见善恶业果之决定,又知业果通于三世非局一生,于是要求皈依三宝,希求超诸恶道,常生善趣。依此正正信而皈依三宝的,是为发起善心起因的皈依。进一步若能如来所说生死轮回,性皆是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凡夫为无明所迷,妄计为乐。此苦果,更察苦因;其苦皆从业力所感;更察诸有漏业,由烦恼起;故知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1253880.html